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李白这一首静夜思,在现代的确算是家喻户晓,但我们很多现代人却是完完全全曲解了里面的意思。
静夜思是小学课本里最有名的诗之一,可以说现代的国人只要是上过学的,不知道这首诗的还真不多。
但是,曲解?
“这首诗里的床,真的是我们现代人口中的床?其实不是,李白所说的床是马扎。”
“解读这个床,要从我们中国人的起居方式说起,从专业说人类起居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席地坐,一种是垂足座。席地,就是盘腿坐在地上,垂足就是坐在椅子上,腿是垂着的状态,而我们中华民族最起初就是席地坐的民族。”
……
两千年前,亚洲地区很多都是席地坐,比如日本、印度、泰国、韩国等地都是坐在地上,就算是在现代的韩剧、日剧中,主人一回家就坐在地上了,在办公室里坐椅子上不算,因为那是办公,是很西化的一件事。
欧洲从两千年前起就是坐在椅子上的,因为欧洲地区气候湿冷,直接坐地上他们伤不起,不得不高坐起来离开湿地保持身体健康。
而我们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大部分发生在黄河流域,环境干燥,人在地上也是能坐的。
但在两千年演化中,中国人就逐渐转变成了高坐,坐在椅子上。
这种高坐,不是因为受不了湿气。
可以说,中华民族算是唯一一个改变起居方式的民族,由席地坐自主改变成了垂足坐,其他日本等地至今回到家还在席地坐,那是一种文化习惯的传承,不是轻易能改变的。
不过就算中国人是自主改变起居方式,可很多东西还是通过文化影响到了现今,比如我们经常说席位、出席、筵席等等,就是来源于席地坐时期的习惯。
席地坐时期,中国人入座就是入席,坐在席子上,所以席位、出席这些词语,哪怕现今国中人已经改变成了垂足坐,依旧没人叫它们“椅位”、“出椅”……估计要谁那么叫谁都会觉得很别扭。
还有一个很有意思,那就是“主席”这个词,《礼记》有规,群居五人,则长者必异席,就是说五个人以上,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坐一张席子,这张席子就叫做主席,指的就是一群人里的首脑,德高望重者。
沿用到现在,国内最高领导还是叫主席,而不是叫“主椅”!!
知道了这段历史,所以问题来了,我们是怎么从席地坐改为垂足坐的?什么时候改的?
答案就是李白“床前明月光”里所说的那张床,古称胡床,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马扎。
当时的游牧民族兄弟带给了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,其中就有他们翻身下马,从马背上打开的一个扎捆的东西,坐在屁股底下,也就是马扎。
这东西到现在很多人还在用,出去乘个凉,逛个公园带个马扎最方便不过。
而当时的人就称其为胡床。
李白这首静夜思他说的床也就是马扎,语境清晰,动作清楚,那就是李白拎着一个马扎,坐在院子里,在明月下思乡。
这很直观,如果李白这张床真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床,那我们躺在床上怎么举头,怎么低头?你躺在床上看上空,压根不需要举头这个动作,直接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上空,想看地面的时候应该是撑着身子“探头”向下看,而不是低头。
李白要真是那样躺在床上,只能是“睁眼”望明月,“探头”思故乡了。
而且如果是对中国建筑史有了解的人,基本都会知道唐代建筑门窗非常小,门是板门不透光,宋代以后才出现隔扇门,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全国只有四座,比如山西佛光寺,窗户非常小,月亮的光几乎不可能进入室内。
尤其当窗户糊上纸后,月光更是绝对进不来的。所以李白是坐在院子里,在马扎上一边看月亮一边思乡。
还有一首诗,也是李白写的,《长干行》“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”诗中以小女孩的口吻说,我小时候拿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,折了一支花在门前玩耍,小男孩骑着竹马,围着我绕圈起腻。意思很清晰。
但如果你要按照我们现代人说的床的意思解读就会很诡异,中国的床都是顶着墙壁放的,现代人大多都是这样,家里的床摆放位置都有一头是顶着墙放,古人则更甚,基本都是两面靠墙的。只看前两句,还可以解释成小女孩在门前折花玩耍,但后半句一开始,小男孩进屋了,绕着一个躺在一张两面顶墙的“床”上的小女孩绕圈起腻?他要能真的完整绕过去一圈就是幽灵了。
所以古诗中的床,十有八九都是指的胡床,也就是马扎。当然,这也不是说所有古诗中的床都是指的胡床,《诗经》中“十月蟋蟀,人我床下。”说的就是床是睡觉的家具了。
十月天冷了,蟋蟀进屋钻到我床下,极具诗情画意。床,在早期是卧具,更是坐具,《说文》中解释,“床,安身之坐者。”它主要指的还是用来坐的胡床。 ——摘自小说《符宝》
评论已关闭!